6月中旬得到App会组织一系列公益直播,由各位课程老师主讲,面向将要填志愿的高考同学,介绍自己的专业。张弛老师会用40-50分钟介绍市场研究方向,首先讲清楚这个工作做什么,如何做,有哪些特质,然后说......
6月中旬得到App会组织一系列公益直播,由各位课程老师主讲,面向将要填志愿的高考同学,介绍自己的专业。张弛老师会用40-50分钟介绍市场研究方向,首先讲清楚这个工作做什么,如何做,有哪些特质,然后说清楚我们愿意招哪些系和专业的同学。希望能帮助即将进入大学的同学擦亮眼睛,选好专业。
关于填报志愿,张弛老师分享了他当年入“坑”的故事。
我是1990年考大学的,作为89之后的第一届,从历史数据看是非常难的一年。作为一个理科生,我非常喜欢人文,高中就看了不少社会学的书,和我父亲商量后,决定主方向是经济管理,认为它是理论加应用。
具体报什么学校呢?一类重点大学,我报了两个学校,第一志愿是中国人民大学,工业经济系的国民经济管理专业,第二志愿鬼使神差报了北京师范大学,系统理论专业。当时以为这个系统理论应该和经济管理差不多,是个文偏理的专业。二类普通大学,报了北京经济学院的经济系。
我们班王蕊同学和我报的学校几乎一样,唯一区别就是一类重点大学的第二志愿她没有填,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些重点大学也不愿意录取第二志愿,填了也白填。7月底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刻,我晕了,我被第二志愿的北京师范大学录取了,而且通知书上明明白白写的是物理系系统理论专业。她和我分数差不多,人大分数不够,被经济学院录取了。记得我考了526分,北京重点大学的分数线是510分,人大当年好像是540分左右。
后来才知道,系统理论是一个非常新的专业,老师基本都是物理系背景。所以,我们大一大二基本都是和物理专业的同学一起上公共课,高数还是和数学系的同学一起上的,数一。直到大三,我们才开始接触系统理论专业课,大四开始有我最喜欢的系统工程和建模课程,狄增如老师带的,班主任是李红刚老师。我们专业一共15个学生,男生7个,正好一个宿舍,非常抱团。
系统专业的老师们对学生非常负责也非常好,开始实习时,狄老师推荐我去了地产评估中心,后来我在零点实习工作,忙得顾不上毕业论文,狄老师非常开放地接受我用零点做的农民工调查报告作为论文。两位老师后来分别是系统科学院的院长和书记了。
快要忘记那些昏天黑地学习的日子了,高等数学、量子力学、电动力学等等,现在几乎全部还给敬爱的老师们了,只有学习这些课程时受的科学思维训练,一直保持下来,并且成为自己最宝贵的财富。这样想来,幸亏当时上了北师大物理系的系统理论专业。
听完张弛老师的故事,请大家在下方留言区帮忙回答两个问题:
一是你觉得哪些专业的同学最适合做市场研究工作呢?【开放题,限三项】
二是你觉得,5年后,哪些专业的同学最适合做市场研究工作呢?【开放题,限三项】
您的回答将非常重要,不但会帮助这一届的考生,也会帮助5年后我们的市场研究行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