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创新不要从工作坊开始?

无论是设计思维还是IPD,创新都不能从工作坊开始。 先说设计思维,创新工作坊是第三步,Ideate,在工作坊中开发许多想法并筛选,并尽快进入第四步原型和第五步测试,第一步是同理心或者洞察阶段,第二步是......

为什么创新不要从工作坊开始?

发布日期:2024年08月13日    作者:张弛

无论是设计思维还是IPD,创新都不能从工作坊开始。

 

先说设计思维,创新工作坊是第三步,Ideate,在工作坊中开发许多想法并筛选,并尽快进入第四步原型和第五步测试,第一步是同理心或者洞察阶段,第二步是需求定义,这个步骤不像第一步洞察和第三步工作坊那么具象,很容易被忽略,其实这才是创新的灵魂,本质是在第一步洞察基础上定义出对用户重要且未满足的、对企业而言是能够在技术上和商业上实现的,可以是几个需求方向,在品创,我们会采用创新平台工具,把这个几个需求方向相关的用户画像、场景、纠结时刻、期待收益和痛点、VOC、竞品相关解决方案、宏观相关趋势等整合在一起,作为工作坊概念开发的原点。这也是设计思维8字图的中间点,没有这个中间点,第二次发散是无法进行的。

 

在IPD的流程中,工作坊是狭义IPD的第一步概念开发,此前是非常重要的产品任务书环节(Charter),Charter的核心内容回答Why和What,Why是回答产品为什么要立项。通过市场宏观和需求分析,围绕目标客户的痛点和需求,明确目标市场和市场机会点,以及商业变现手段,What是在识别目标用户和重要且未满足的需求方向基础上,定义我们的独特价值和关键竞争力。Charter环节类似设计思维的需求定义。

 

所以,无论是设计思维还是IPD,创新的起点都是用户洞察和需求定义,可以没有洞察阶段,但需求定义阶段依然是必须的,这时候只能依靠产品经理拍脑袋了。我遭遇了太多的创新项目,或者停留在洞察阶段,或者过早进入了概念阶段,确实关键的需求定义阶段,从而使得后续创新过程中的诸多问题,都不得不重新回到最原始的问题“为什么我们要满足这个方向的用户需求”,这也是用研团队和产品团队在开发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纠结的地方,IPD当然比设计思维在这个流程中定义的更加清晰,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一号位在学华为学IPD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