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医保系统数据背后的洞察

这是一张触目惊心的图,如果你能看清它背后的含义。它说明美国的医疗保障系统在发达国家中是最低效的。为什么这么说,我是张弛,我们一起解读一张数据图背后的洞察。 这种二维图怎么解读呢?我的习惯是先......

美国医保系统数据背后的洞察

发布日期:2024年02月04日    作者:张弛

这是一张触目惊心的图,如果你能看清它背后的含义。它说明美国的医疗保障系统在发达国家中是最低效的。为什么这么说,我是张弛,我们一起解读一张数据图背后的洞察。

 

这种二维图怎么解读呢?我的习惯是先看横轴,这是人均医保费用,越往右越高,最右侧是美国,人均医保支出1万美金,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在3000到6000美金之间。纵轴是整个国家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,可以看出,上个世纪70年代,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的预期寿命都在70岁左右,到2018年,其它发达国家的预期寿命大部分都提高到82岁左右,最高的是日本,达到84岁,而美国,这根红线,2018年徘徊在78岁上下。

 

所以,这张数据表将人均寿命和人均医疗保健开支联系起来,说明美国的医保系统相对其他可比的发达国家,是效率最低的。也是最需要改进的。因为美国在医疗保健上花费更多,但得到的回报却更少。人均寿命跟其他发达国家比实在太寒碜了。

 

毕竟,国家在医保领域的支出增加,国民的预期寿命应该会更长。但这种关系在美国不存在了。当然,可能还有其他原因,但显然医保支出效率不高的结论可以下。

 

这张图告诉我们,首先,如果我们想论证某个领域中、某个国家或者机构的效率,最好的KPI就是这个领域的投入产出,其次,投入产出一定要有横向对比,例如这张图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把发达国家这些数据都列在上面,一对比结论就出来了;第三,时间序列很关键,这张图呈现了从1970年到2018年的连续数据,从这些曲线的走势上,也能看出未来这个投入产出比的趋势。

 

数据会说话,前提是我们要能看懂它,才能和它对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