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3年02月24日 作者:张弛
今天在用户洞察训练营里,傍晚开始讨论一系列很有意思的问题:提示后品牌认知度这道题应该如何问,选项如何出示,出示的品牌选项应该控制在多少个?
分享一下我的看法,一般来说,提示后品牌个数不要超过20个,这个上限数量,我觉得一方面取决于受访者的有效注意力,太多了确实看不过来,另一方面取决于如何呈现,例如以前纸问卷,特别是环形示卡品牌出示,上限就可以多一些,现在很多手机端问卷,品牌名称字体比示卡小很多,且受访者要连续翻页很多次才能看完所有品牌,虽然要求随机出示,但从受访者体验上看,这个数量也应该控制得更少。本质上,在没有明确的心理学依据之前,这个上限数量决定的依据是自己和周围人的答题体验。
我自己的切身经历看,很多品牌研究问卷,或者屈从于过往线下问卷的选项数量,或者屈从于品牌经理的理想化期待,经常出现选项过多,特别是品牌形象相关问题,动辄超过50个,这种问卷对于我们研究者和受访者都很痛苦,因为结果往往是无效的。
目前主流的品牌研究大部分都转到线上了,线上通常三种受访者来源方式,一是Panel,这种对问卷选项的回答有比较强的管理(先不讨论这种管理的好处和坏处),相对能完成长卷,二是精准推送平台,例如阿里网易京东等,这种受访者的真实性和精准性好很多,但是超过15分钟的长卷,回答率就非常非常低了,三是品牌自己的私域,和精准推送平台类似,虽然品牌亲和样本完成长卷的概率会更高一些,但也很少会接受30分钟以上、或者50个选项以上的问题。
未来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线上样本来源于精准推送平台和私域,所以模块化、短问卷未来定量的主要方向,另外,这两年ESOMAR和CMRA在定量相关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如何切割和组合长问卷,从而实现在更多受访者情况下的更短更有效回答,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发展方向。
所谓短问卷到底要多短呢?越短越好,5-10分钟是相对平衡的一个长度,15分钟以内是我们强烈建议的。超过30分钟的定量问卷?线下还可以考虑,线上一定要尽量避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