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19年12月13日 作者:张弛
Q:我知道公司的全称是北京品创方略营销咨询有限公司,有意思的是,这当中既包含了产品创新,又包含了策略营销,您是怎么看待产品创新和策略营销之间的关系呢?
A: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·德鲁克说,对于一个企业而言,他的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创造顾客。如何创造顾客只有两件事情:一个是创新,一个是营销。企业只有两个基本职能,创新和营销。
对于我们研究行业来讲,创新和营销也是非常重要的两类生意。但在最近几年,我们越来越多的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,而不是割裂地来分析。
在过去,创新和营销是由企业内部的两个不同部门、甚至两拨人来完成的。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火星人和金星人。产品创新通常运用的是工程师思维,主要是针对研发团队来说的,对吧?营销则通常被认为是品牌中心或者市场部的事情。过往创新和营销讲的是两种语言:创新研究项目关注的是用户的具体场景,用户具体的产品使用过程、细节;而营销讲的是各种利益点,包括功能利益、情感利益。
在最近几年,大家就创新和营销达成一个共识:以用户为中心。消费者的价值和满足是衡量我们的创新价值的唯一标准,甚至这一点被有些企业奉为宗旨。对于品牌部门来讲,也同意用户为中心,埃森哲甚至认为:唯一要做好的是接触点上的品牌体验,这就是数字化时代品牌和用户关系的全部。
Q:为什么今天要特别强调产品创新?创新是大家常常听到的词汇,但是似乎从理论到实践之间还有很多的障碍,并不是可以轻易复制和再现的事物。
A:众所周知,中国有很多的大型制造企业。我去美的的微波炉工厂参观,在工厂里面开车都要10分钟。它是全球最大的微波炉生产企业,但是大部分产品都是贴牌的。海信的电视出口量排在前几,但是大部分也是贴牌生产的。中国是制造大国,但并不是制造强国。目前的价值链其实收益并不高,所以我们要强调产品创新。
创新不仅仅是艺术。是的,它可能来自于像乔布斯这样的天才的灵感一现。但我们今天要讲的创新,是指建立科学的产品开发流程,我们叫构建企业的创新流水线,它是一套可供借鉴、并切实可行的流程。
Q:既然您说的这种创新是一套可借鉴的流程,那也就是有迹可循的了?这样的流程大概包含哪些关键步骤呢?
A:新产品开发流程,包括五个阶段:①创意阶段:机会识别和产品创意②定义阶段:概念开发和产品定义③开发阶段:产品开发、样机测试生产④推广阶段:上市推广宣传⑤上市后生命周期管理:上市后追踪。
今天我要讲的其实聚焦在产品前端创新,也就是前两个阶段:创意阶段和定义阶段,其中重点是机会识别和概念开发。而产品定义严格来讲,更多的是由企业内部的研发、企划为主来负责,我们外部做的工作会越来越少。
Q:这两个阶段在新产品开发的整个流程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?
A:我们的新产品开发流程体系其实是一套先发散后收敛的漏斗模型。
产品机会识别是基础:在传统的比较成熟的甲方调研管理系统中,产品创新的基础步骤,通常被定义为品类UA,即品类使用习惯和态度研究。这种UA研究,对于某些快速变化的品类来讲,可能每年做一次,对于某些变化不那么快的是两年做一次。这几年其实对UA研究的价值其实存在很多争议和不同的观点。我个人认为,传统的UA无法满足当下的任务。我今天要讲且认为非常有用的,是被我们称之为策略UV的研究,它的核心目标是做好品类消费者的洞察和创新机会的识别。
产品前端创新的核心是概念开发。概念开发其实是沙里淘金的过程,它要从诸多的场景、痛点里面去找机会。怎么去分析这些场景和痛点?很多人都做过定性访谈、各种定性研究,都知道我们会得到很多信息。但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,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很多的信息,但怎样从众多散点当中梳理出规律?如何找到我们所要满足的这些目标用户的行为模式?如何从这些行为模式中去识别我们的创新机会?
Q:您提到创意阶段的基础步骤是策略UA,我们的策略UA与传统的品类UA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呢?
A: UA通常是沿着两个方向去帮助我们的客户识别品类的市场机会:
1、价值强化:如何吸引现有用户消费/花费更多?
2、市场拓展:如何吸引品类新用户?
我们在最近几年不断完善策略UA的研究框架。
首先,我们增加了品类趋势研究。在这两年,外部环境的变化非常快。对于每一个品类来讲,外部环境的变化常常引发客户不得不重新再组织自己的商业逻辑。
我们在做完定性研究、以及品类扫描或者趋势研究之后,要建立假设去做决策者访谈。基于我们分享的现阶段研究成果,我们与决策者沟通,你对后续研究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要求?
在UA定量研究当中,重要的输出成果之一是用户分类或者叫细分。我通常把它叫分类,因为不一定非得是严格的按照所谓的标准细分流程来做,关键是要把用户有效切割出来。从报告逻辑来讲,我们会先讲用户类别,用户类别不是按照用户跟品牌的关系的远近来去区分,千万不要把品牌的变量引入到用户的细分里面。最典型的细分维度:比如对快消来讲是重量级用户和轻量级用户,对互联网公司来讲是所谓的高价值用户和低价值用户。
在用户分类之后,我们会分别针对每类用户,了解他们的消费驱动,他们为什么消费品类里面的某一个具象的产品?注意是产品不是品牌。再往下会了解他们的购买考虑要素、决策漏斗是什么?
传统的UA研究是没有用户分类的,一个品类追踪报告往往每年写起来都差不多。后来我发现,如果你只是把品类用户当做整体来分析,确实变化不是特别明显。所以我们要把用户切割成不同的细分用户群、甚至不同的子品类去分析,因为你的机会就隐藏在这些被你切割出来的细分市场之上。
Q:我们知道,在具体的研究项目中,UA研究常常与其他研究模块搭载在一起。UA研究是怎样与其他研究模块串联起来的呢?
A:品类分析是一个基础,然后我们有用户细分,然后再来看品类的驱动,需求差距分析,产品的满意度等等。
如果我只给客户讲一页纸的话,我会针对每一个细分群体,分析他们的规模销量、用户特征、消费场景、购买使用驱动、品类机会……讲完了这些,才会讲我们的品牌占比,品牌形象评价,产品组合配置优化等。
其实UA研究与一个新兴的研究类别是紧密关联的:用户增长研究。其实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洞察部门已经改名叫用户首席增长官,用户增长是它的核心目标。增长类的研究与UA研究紧密相连。用户增长研究我们将在后续专题中单独阐述。
2019年12月4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