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创故事会:CMF中的人物侧写

CMF项目一般都会由研究和设计两个团队协作完成,研究团队通过趋势分析、定性访谈和消费者研究,最终实现目标人群的细分,并给出典型人物的描述。设计团队在典型人物描述的基础上,结合其品类设计经验,完......

品创故事会:CMF中的人物侧写

发布日期:2019年11月28日    作者:张弛


N年前,我做过一个CMF项目。所谓CMF,就是Color,Material,Finishing,通常这种研究是由制造商的设计部门发起,通过对目标人群的细分,洞察其和品类相关的生活形态、消费场景、家居风格,预测未来的趋势和流行偏好,而最终产出是一份年度CMF手册,用来指导天马行空的设计师们能够通过有限的材质和色彩组合,表达出和品牌/产品定位相一致的设计意图。

CMF项目一般都会由研究和设计两个团队协作完成,研究团队通过趋势分析、定性访谈和消费者研究,最终实现目标人群的细分,并给出典型人物的描述。设计团队在典型人物描述的基础上,结合其品类设计经验,完成CMF手册。

做为半道接手这个项目的研究负责人,这个项目我做得非常辛苦。一方面在于要预测未来2-3年的色彩流行和用户偏好(比画鬼还难"rong yi"),另一方面需要和设计团队无缝对接。当时设计团队的负责人是个韩国美女,曾经为三星等企业做过不少白电CMF设计。她现场参与了我们的很多定性访谈和座谈会,对于我们人物细分的诸多定量技术并不关注,但是,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给出典型用户的侧写(profile),还非常细致地告诉我们除了传统的刻画典型用户的背景、价值观、品类消费行为和态度之外,还要用白描手法,放上用户剪影在报告中,并辅之以这个用户的典型场景、她(他)热爱的其他产品的外观和材质等,以帮助设计师和企划不但能想象出这样一个活生生的用户来,而且能浸入到这个用户的生活中去。

做为一个此前始终站在定量角度理解细分人群、习惯用数字描述典型用户的研究人员,我感到相当困惑。

还好这是个韩国美女。我们就经常开会,反复讨论到底怎样才是她所要的人物侧写。如此这般,以试错的方式达成目标。(后来,每当说到这个关口,项目组同事就提醒我,所谓和韩国美女经常开会只存在于想象中,事实是我们经常面对那一大堆定性定量资料发呆,然后绞尽脑汁去反复做侧写的作业)。

这个项目让我学到很多。此前我们一直骄傲于所谓细分的技术,并自诩技术流改变世界。但是,CMF项目让我第一次认识到,做为一个研究者,我们最多能做到挖掘并提炼用户洞察,在洞察的基础上更多是由设计和企划进行创意,把创意通过设计表达成产品概念,这才成为改变世界的创新。

在CMF项目中,设计师只是要求我们,通过人物侧写把用户刻画出来,以便设计者进行创意和进一步的设计,而我们沉浸于调研的技术,却不能有效地把调研的价值生动表达出来。其实,很多产品创新研究都有类似的挑战,客户希望通过深入的调研挖掘用户需求,但是,这只是创新的起点,而创新的终点,需要设计团队来实现。在起点和终点之间,绝大多数存在断层,所谓“两张皮”。

在最近品创所做的全流程创新研究中,包括后来又继续做CMF,我慢慢领悟到,在这两张皮中间,有一个重要的粘合剂,就是成功的人物侧写。我们唯有把成堆的定性定量资料,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洞察(Re+search),最终整理成生动的几个人物侧写,才能为设计团队的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。

而侧写(profile,也译为剖绘),其实源于犯罪心理学。美剧中经常有这种场景,一个侧写师,抵达犯罪现场,根据罪犯的行为后果和蛛丝马迹,推断出凶手的性格、生活环境、职业、成长背景等。最著名的一个案例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纽约,一个自称F.P.的炸弹疯子在城市里陆续的安置炸弹,造成多起重伤事件,同时不断向警方跟报社写信挑衅,时间跨度达16年之久,传统的刑侦手段对此无能为力。因此,警方求助于一位名叫JamesBrussels的曼哈顿犯罪精神病学家,此人为美国军方在二战期间做过大量的精神病研究工作。他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,对于炸弹疯子进行心理分析,得出了十一条结论,他建议警方通过报纸、广播和电视将这些分析公布出来,甚至大胆的预测了炸弹疯子被逮捕时的穿着。正是根据这些分析,警方最终捕获了罪犯 George Metesky,惊奇的是他符合Brussels的每一条分析,甚至连衣着也丝毫不差。这是犯罪心理学的第一次重大胜利,从此这种利用罪犯行为描绘其心理特征为侦破,审讯提供帮助的学科也成了现代刑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

侧写的本意是换位思考。作为市场研究者,我们根据典型用户对特定品类的消费行为(对比犯罪行为),推断出他的性格,生活环境,偏好乃至内心的情感驱动。这就是目标用户的侧写。

今日所谓创新的电子产品, CMF设计都是核心。例如雷军展示小米4时,除了强大的功能外,所谓“奥氏体304不锈钢”材质也是其一大卖点, 发布会主题干脆定义为“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”。而更具情怀的锤子手机,“在康宁第三代大猩猩玻璃上精心磨制出3D弧面,使smartisan T1的背部面板的边缘拥有了为妙的曲面过渡,这铣削的变化不仅让手机的外观更为丰富和生动,轻微的曲面还会反射出玉石版剔透温润的质感。“

好吧,这不是玻璃的CMF,这是纯粹的情怀。想象一下,能被这种把玻璃都渲染出温润质感的诉求打动的,该是怎样的人物侧写?技术流狂人、情怀诗人还是100%纯屌丝?呵呵,应该会是个很有意思的研究。

看到这儿的你,今天的项目报告中,典型人物刻画是不是要重新写了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