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张力,为什么张力比痛点能更准确界定未满足需求?

张力是一种紧绷的状态,是消费者认为他/她可以到达的彼岸和当下的一种差距,这种要而不得的状态构成了张力。 在JTBD关于真实需求的三角形中,第一个要素是消费者的待办任务,就是当下,在...情景下,我要......

什么是张力,为什么张力比痛点能更准确界定未满足需求?

发布日期:2022年03月23日    作者:张弛
张力是一种紧绷的状态,是消费者认为他/她可以到达的彼岸和当下的一种差距,这种“要而不得”的状态构成了张力。
 
在JTBD关于真实需求的三角形中,第一个要素是消费者的待办任务,就是“当下”,“在...情景下,我要去做...事情,以满足...功能需求,进而满足...情感需求”注意,过往需求挖掘研究通常就到这里止步,但是,这样挖掘出来的功能需求和情感需求,只能说是用户需求方向,往往正确但无法落地。
 
JTBD需求三角形第二个要素是期待产出,这是对功能需求的满足程度的描述,例如“早餐要吃饱”,这是一个方向,“早餐要吃饱到12点钟都不饿”,这就是期待产出。
 
第三个要素就是张力,有哪些因素导致“早餐要吃饱到12点钟都不饿”难以实现呢?有环境因素,技能因素,孩子的偏好因素,甚至早餐时间很短的限制等,特定早餐的份量往往是最微不足道的影响因素。
 
所以,张力超越于产品的痛点,它存在于消费者的期待和待办任务及其解决方案的当下之间。JTBD给出了识别消费者洞察最核心的张力完整的、可操作性的路径。
 
挖掘张力,首先要构建情景,识别情景中的待办任务,这些都是张力的“容器”;研究中我们要综合运用观察、过往解决方案回溯、情景访谈、关键事件访谈等多种技能,遇到可能的张力即将出现的时候,千万不要问“为什么”,这样消费者经常就会陷入自我证明的辩解中,在他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后,他消解了张力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JTBD访谈中,始终聚焦情景和任务,始终探究任务背后的事件,而不是请消费者去聊他的感知和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