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基础定性】品创定性招募甄别问卷设计培训要点

本文内容整理自近期品创副总经理、资深定性研究专家姜莉针对初级研究人员进行问卷设计培训。 1 被访者招募流程 在讲甄别问卷之前,我们先讲一下品创整个定性研究项目被访者招募流程。 招募之前我们跟客户......

【基础定性】品创定性招募甄别问卷设计培训要点

发布日期:2021年08月26日    作者:张弛
本文内容整理自近期品创副总经理、资深定性研究专家姜莉针对初级研究人员进行问卷设计培训。
 
 
 
 
1
 
 
 
被访者招募流程
 
 
 
在讲甄别问卷之前,我们先讲一下品创整个定性研究项目被访者招募流程。
 
 
招募之前我们跟客户开会确定项目的核心产出和时间节点等,接下来确定被访者条件,这时的被访者条件要比最初客户招标时更具针对性,后面我们自己招代理时也是,确定代理后给出的招募执行书要比确定前给代理的更详细;
 

然后开始我们今天的培训主题,即甄别问卷的撰写;

 

再往后就是招募受访者前给代理做培训使其清楚招募条件;

 

然后招募,代理招来人,需要我们自己进行二次甄别来确保这是我们想要的人;

 

确定样本后准备被访者的介绍资料,为入户做好准备;

 

招募过程需要登记招募进度表并及时向客户确认样本。

 

 
 
2
 
 
 
受访者条件确认
 
 
 
被访者招募流程的起点是受访者条件确认。根据研究总监和客户的反馈,列出招募条件和配额表。在写招募条件时,你脑子里应该能够想象出他大概长什么样,男的女的,多大年龄等等,如果想不出,千万不要着急写甄别问卷。因为你自己都没办法想象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人,怎么能写好这个问卷呢。
 
不是说只要满足基本条件的都可以访问了,你要有一个配额表,每个城市分配几个人,比如洗碗机的案例,每个城市至少有一个普通嵌入式、一个水槽式、一个台式等等具体明确的要求,我至今没有遇到过一个客户,跟我说你随便找吧,什么样的都行,那样的话,你的整个样本绝对是偏的,可能水槽式的很少,随便找的话就不会找到这个,那就达不到调研目的了。所以这一块要考虑的比较全面,洗衣机项目还要考虑家庭规模,一人住,两口住,三口住,还有三代同堂等等,还要考虑各个品牌都能覆盖。
 
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,配额表里面可以写明确的数字,也可以写≥1。因为后者你不是特别需要卡死,一定要找几口之家的,卡的太死,一旦有这么多条件在一起的时候,就让招募有很多交叉配额了。在北京你只有一个配额,需要普通嵌入式,需要三口之家的,一个人同时满足这么多条件,非常难。所以你用≥1,最少给我满足几个,我只把控最低配额和总配额就能写出报告。
 
如果访谈样本量达到十个及以上,一定要有配额表,没有的话就说明想的不够全面,很有可能是随机招募。所以在招募时需要确保样本多样性、样本代表性和产出内容的可靠性。极少数情况下,研究特别小众群体,样本招募起来非常难,这时候能找到就不错了,不可能再增加其他条件了。
 
 
 
3
 
 
 
甄别问卷的用处
 
 
 
为什么要有甄别问卷?可以直接用招募条件吗?
 
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大家可以思考两个问题,一是如何保证客户、品创和执行代理这三方,以及品创团队内部沟通的效率和有效性;二是如何确保大家的理解是一致的。
 
客户既然愿意花这么多钱去做调研,里面一定是有很多复杂的背景条件和很多需要客户做的工作,所以我们要试图理解客户为什么要干这个事情。所以我们第一步就是与客户进行需求沟通,在理解的基础上转化成一些文档或者我们内化的东西。这些信息对代理来说不知道而且没有必要去知道,站在执行代理的角度,他手里有很多家研究公司的代理项目,最想知道你到底招什么样的人,所以我们要确保代理能够理解招募条件,如果实在不清楚,那就用甄别问卷保底。
 
定性研究项目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就是受访者招募、访谈和报告,访问能否成功的关键就是被访者、访问者和大纲设计。尤其对于经验不够丰富的访问者来说,好的被访者能够减轻访问人员的压力。客户感知也更好。有些受访者你还没开口问,他就跟你说了,有些受访者你千辛万苦跑到三四线城市,折腾五六个人进到他家,结果回答的都非常表面,就会很糟糕。每次遇到这种受访者我心里是非常崩溃的,人是我招的,问不出东西,报告就没法写,该怎么向客户交代。所以我宁愿在前期多花一些时间招募,也不希望后面难堪。
 
对于没有丰富特定品类经验的主持人来说,最害怕的就是冷场,你给我讲讲你是怎么用这个洗衣机的,怎么用的,就是这么用的,然后不说话了,他一不说话我就开始紧张然后冷场,我开始低头找大纲看下一个问题是什么。然后问这个洗衣机外观怎么样,挺好的,颜色好看,整个访问非常跳跃,被访者也很懵,大家都懵,客户也很崩溃,有可能要求换主持人。所以定性调研是需要做好基础功课的,一是你熟悉大纲,二是被访者仔细挑选。
 
很多项目最终结果受到挑战的第一原因就是招错了调研对象。我们在给客户讲定性报告的时候出现问题往往不是后面的调研结果,而是一开始。尤其是客户这边有一些内部不同意见的情况下,他在你讲第一页的时候就打断,质问你招的什么人,我说这样的,这时候他就说,错了,完全错了,你为什么找这样的人,我们的定位是高端用户,你找的这些根本不是我们想要的,后面不要讲了。所以你样本本身有问题,你从他身上拿到的任何信息都是错的,写得越好越是错。
 
此外,撰写甄别问卷也能帮助我们自己梳理思路。我在和一些同学做项目的时候,就经常问他,你给我讲一讲为什么要这个条件,他说不上来,说明没有想,只是照搬了一个。所以你在写问卷的同时能明确知道我为什么招这样的人。
 
 
 
4
 
 
 
甄别问卷设计要点
 
 
 
设计甄别问卷时,有三个关键点:
 
1
 
 
关键点1:多问行为,少问态度

考虑一下,如果你要招募时尚达人、游戏达人、烹饪爱好者、品味饕餮客、高端用户等这些人,在问卷设计里面该如何证明他是游戏达人?刚才的同学认为,可以把关键条件量化一下,比如玩什么游戏,这些游戏是否主流,每周玩游戏的频率多少,每次游戏时长多少,他和朋友怎么介绍游戏。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,千万不要直接问你喜不喜欢,是不是之类的问题,一定要把问题变成一个可以摸得着的边界,而不是我觉得怎样就是怎样。

 

2
 
 
关键点2:不要问是否,开放性回答

请问你是一个注重健康的人么?你多注重健康,请1-5打分。这些问法都太过小白,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,哪怕天天熬夜买醉,谁会说自己不注重健康呢?之前我们做理想社区项目,我们请被访者说一下他理想社区是什么样子,通过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,我们可以确定两个事情,第一,这是不是你想要的品类用户,不管是音乐爱好者、游戏达人还是烹饪美食家,通过这样详细描述你才能确定他到底是不是;第二,因为我们定性研究一定要找到爱表达的人,有的人虽然是超级发烧友,了解很多,但不爱说话就白搭。

有些共创项目需要开脑洞,找思维活跃的人,就可以参考这个问法,筷子除了吃饭还可以用来做什么,假如让您设计一款家用机器人,您会怎样设计?很多时候你收到的答案远比你预想的精彩。

 

3
 
 
关键点3:避免过度理想化,平衡调研要求和可行性

前面两个问题是小白常犯的错误,第三个是一些初级研究员容易犯的,这类人很适合做定性,想法很多,但有一点过度理想化,造成交叉配额特别多,或者要求过于严格,一定要找到什么样的,价格必须多少钱,没有商量余地。这一点我们尤其注意,你进行定性研究的目的不是卡条件,而是看这个人能给你更多的贡献。我们要平衡招募要求与可行性的问题,在能力范围内做不到就不要给自己挖坑。

此外,不要过度假设。你在招募被访者时限制了很多条件,那你的样本是有偏差的,报告结果也会带有主观偏见,限制的条件越多越符合你脑子里想的样子,本来就是你的主观判断,然后去做调研无非是借他的嘴说出你想说的话,完全失去了调研的意义。

 
简而言之,我们要避免两个极端,条件设置太宽或太窄,找到这个平衡点就是商业洞察中的艺术。
 
 
 
5
 
 
 
甄别问卷设计实操
 
 
 
下面我们说一下具体该怎么做定性招募甄别问卷的设计
 
第一要列出条件,第二要把条件转化成甄别问卷。收入这里可以直接问,也可以间接问,比如我们要找一个中等家庭的人,就可以问问他住的什么房子,住别墅还是大平层还是小两居,问问开什么车,问问戴什么表,电子表还是机械手表之类的,这些不只是收入问题,也代表了价值取向。价值观也是,着重看他的行为,你不能直接问,你是一个工作狂吗,你得问你下班后花多少时间与家人朋友玩耍,哪怕他工作到十一点然后就洗洗睡了,也很少会承认自己是工作狂或者业余时间极少。
 
一份甄别问卷二十多道题就足够了,尽量不要超过三十题,以免让被访者会觉得还没开始怎么就问了这么多问题。
 
最后,研究员在写甄别问卷时,一定不要上来就自己从头写,先找总监要模板,品创项目流程的关键环节都有大量的模板,这些模板上的问题都是经过仔细考虑的,在模板基础上才能保证高效完成甄别问卷,SOP是品创进行项目质量管控的关键。
 
 
 
6
 
 
 
为何要做二甄
 
 
 
代理给我们招来人之后,一定要研究部门的同事做二甄,而且要准备一个被访者的介绍。研究人员进行二甄是品创始终坚持的一个关键点,虽然投入大量时间,但对质量非常重要。
 
我在十几年前的时候做定性项目,恨不得根本不看招的什么人,代理直接告诉我明天几户,去哪里访就得了,那时候客户也不太挑,随便做就行了。有时候你一帮人跑到受访者家里,发现不是你想要的,当着客户的面,你还不能说这个人不合格,因为人是你负责招的,这种就特别纠结要不要终止。
 
最近几年,我们的课题应用了很多设计思维、JTBD等创新思维,定性研究对资料饱和度的要求非常高,客户也会期待着十几个样本访谈后,能落地到产品创新上,所以,我们在定性样本的界定和管控上也日益严格,研究人员二甄就是最重要的一环。
2020年8月1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