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品创成长:客户行业的“小白”如何对话“业内专家”?
发布日期:2014年04月04日 作者:品创
有过深访经历的研究人员可能都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问题:当研究涉及陌生的行业或品类时,感觉自己犹如一个“行业小白”,对品类的了解及专业性远远不够,从大方向来说,会对研究工作本身形成制约,从切身体验讲,面对深访对象也难免底气不足。如何在深访研究中从一个“行业小白”变身为“行业专家”,成为研究人员在提升深访专业性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。
基于品创以往丰富的深访研究及资深深访主持人的深访经验,品创在提升研究人员的深访专业性方面有一些建议:
首先,我们要先对专业性进行界定。了解客户的行业是“行业专家”,了解研究目标并懂得通过设计问题、适当发问、从而获得答案的是“调研专家”。当我们不能一蹴而就晋身为行业专家的时候,我们需要首先确保自己是调研专家。这是我们立足的底线,也是研究得以不断深入的根基。一次与出租车司机聊天,他畅谈人生理想家庭行业感悟,最后下车前他问:你们是记者吗?你们的问题非常像记者才会问的。这个小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在于,问问题是研究人员专业性的重要体现。因此,专业的研究人员不惧怕承认自己的“小白”身份,而是具备充分自信,相信通过自己的专业提问能够让受访者从访谈中获得价值——无论是自我表达的机会、了解其他观点,还是促使他对自己观点、行为进行重新梳理或者再发现,甚至哪怕就是有人倾听带来的满足感。(至于如何实现专业访问,请关注我们后续的系列文章)
当然,我们还是要最大程度避免以“纯小白”的姿态出现在受访者面前。访问前的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,特别是在比较复杂或市场渗透率较低的产品领域。我们必须借助其他手段让自己快速学习产品或者行业知识,确保能够与受访者在最基础的层面对话。如深访前可通过二手资料收集的方式,对该品类的主要品牌及产品信息进行梳理,在此基础上了解品类的基本特点及行业趋势等内容。相关知识的收集和学习不能是漫无目的的,要围绕着研究主题进行结构化的设计。
第三,可以通过一下执行中的小技巧帮助我们逐渐深入相关领域。例如,可以控制深访对象的访问顺序,通过在前期访问中获得的知识武装自己。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复杂行业的研究。比如B2B行业的信息门槛很高,我们可以先从学院派的行业专家入手,这一类专家通常比较愿意以传授的姿态面对研究人员,帮助我们获得行业的基本知识。类似的例子还有,渠道类研究可以从渠道网络的神经末梢——夫妻老婆店——入手,耐用品研究可以从普通用户入手等等。
最后,不要忽略借助一些访问技巧塑造我们的专业形象,进而形成最适合自己的访问风格。身体语言是最典型的一种技巧,如怎样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、语速、与受访者的身体距离等,来传递自己的亲和力与交谈的热情?另外,怎样的提问语气和呼应方式可以激发受访者的谈话热情?这些经验将在我们后续的微信文章中陆续加以总结。